Abdominal lump can be caused by a hernia

(Chinese only)

General Surgery

腹部凸出腫塊 或患小腸氣

若發現腹部有腫塊凸出,可能是患上疝氣,俗稱「小腸氣」。當腹部持續受壓,導致腹壁出現缺口,腹腔內的器官可能會從缺口移到外層,形成腫塊。有人或誤以為小腸氣與小腸健康有關,其實這只是個統稱,除了小腸之外,腹腔內的其他組織如大腸、闌尾,甚至脂肪等,都有機會凸出。

小腸氣最常見於腹股溝,即是腹部連接大腿交界的位置,男女都有可能患上此症。然而,由於身體結構的差異,男性患小腸氣的機會較高;中老年患者尤其普遍,原因是肌肉隨年紀增加而老化鬆弛,較易導致小腸氣;而經常舉重或咳嗽等都會令腹部壓力增加致病。另亦有嬰兒因腹壁先天性出現缺口,故形成小腸氣。

一般而言,小腸氣的症狀不明顯,患者會觸摸到腹部有腫塊凸出並感到不適,但未必出現痛感;躺卧時凸出的部分或會回復原位,腫塊若隱若現,容易令人忽略,甚至錯過治療的黃金機會。如未有及時醫治,「卡」住的腸臟會影響血液供應,引致腹膜炎、小腸阻塞的情況,嚴重者更會出現小腸壞死等併發症。因此,如發現腹部有不明腫塊凸出,應盡快求醫。

目前主要透過外科手術修補腹壁缺口,以治療小腸氣。小腸氣修補手術發展成熟,可選擇以傳統開放式或微創方式進行。傳統手術是於腹部外進行修補,只需局部麻醉;而微創手術則利用腹腔鏡在腹部肌肉層作修補,患者需接受全身麻醉,傷口較小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狀況,作出最適切的建議。曾有年屆八旬的婆婆,因左下腹疝氣求醫,檢查後發現出現腸阻塞,幸而腸臟未有壞死情況,病人立即接受微創手術,翌日已可出院。

預防小腸氣可從日常生活着手,市民應保持適當運動、均衡飲食;避免體重升跌幅度過大,都可減低患上小腸氣的機會。


撰文:港怡醫院外科名譽顧問醫生 葉勁麟醫生 

(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Sky Post on 23 December 20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