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new era of high-precision radiotherapy
(Chinese only)
精準放射治療新時代
現今精準的體外放射治療可利用電腦調控放射綫強度,將高劑量放射綫從多角度持續瞄準目標病灶;亦有將放射源置入腫瘤或放在腫瘤周邊的近距離放射治療。透過先進儀器,臨床腫瘤科醫生可按患者腫瘤的特性和位置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,提升治療成效。
傳統上癌症患者在可長至7周或以上的時間內,需要每星期接受5次放射治療以控制癌細胞。每次治療時需固定患者以防止身體移動,否則難以精準鎖定腫瘤位置。新型的直綫加速器,內置電腦掃描儀器,可在每次療程開始前確認腫瘤位置。
即使可固定身體,在治療肺癌、肝癌及乳癌等時,因腫瘤和器官會隨呼吸而移動,治療時可在患者閉氣時發出放射綫,或利用4D模擬儀器追蹤患者呼吸時腫瘤移動的情況,在規劃治療時便可精準地確定腫瘤移動的範圍。亦有先進的直綫加速器利用可靈活多角度旋轉的人工臂,在追蹤移動腫瘤的同時,發出放射綫。在精準治療位於盆腔內的婦科、直腸、前列腺癌時,亦要固定膀胱容量及直腸的位置。
治療時亦要盡量減少輻射對鄰近器官的傷害,例如治療頭頸癌(尤其是鼻咽癌)需要極高精準度,以免傷及眼球、神經綫、腦幹及唾液腺等。如患者因化療消瘦,或因腫瘤縮小而引致體型改變,放射治療設計的準確性便會下降。「適應性放射治療」是透過重新製作模型、電腦掃描定位及規劃放射治療範圍,以提升準確性。在不會延長治療期的前提下,這過程需與時間競賽,無疑對醫生帶來挑戰。
新冠疫情下,有患者因染疫等原因而暫停療程。臨床研究顯示,腫瘤受控率會因延長總放射治療時間下跌。醫生會增加每次剩餘療程的劑量,或加密每周的療程次數,以降低延長治療期對成效的影響。
撰文: 港怡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顏繼昌醫生
(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Sky Post on 7 Apr 202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