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ll intestinal metaplasia turn into stomach cancer?

(Chinese only)

Gastroenterology & Hepatology

醫語怡情︰腸化生會變成胃癌?


最近一名30多歲的病人因腹痛求診,他本身有吸煙習慣,胃鏡檢查報告確定並無受幽門螺旋菌感染,但發現胃黏膜出現腸上皮化生(簡稱「腸化生」),即是胃粘膜上的細胞發生變異,逐漸演化成類似腸黏膜的上皮細胞。腸化生是不可逆轉的,若情況持續,或會增加演變成胃癌的風險。

腸化生相當普遍,全球平均每4名接受胃鏡檢查的人士,便有一人患有腸化生,主要成因是胃部長期發炎,導致胃黏膜受損及脫落,胃壁增生腸道的黏膜,因而削弱胃部抵抗胃酸的功能。胃炎主要由幽門螺旋菌感染引致,如感染幽門螺旋菌,應及時求醫並接受抗生素治療,以預防導致慢性胃炎,從而減低演變成腸化生的機會。一般而言,只要接受適當治療,大部分感染幽門螺旋菌的病人均可痊癒。

感染幽門螺旋菌而沒有接受治療、有吸煙習慣,或直系親屬有胃癌病史的人士,均屬高風險群組。另外有研究發現經常飲酒、進食高糖及醃製食品,都會增加患慢性炎症的風險。

不少病人可能擔心腸化生最終會演變為胃癌,事實上,腸化生有機會變為非典型增生,而非典型增生分為低度及高度分化兩種,會增加惡性病變的風險,因此腸化生被視為癌前病變,不過並非所有腸化生都會變成癌症。

由於大部分腸化生都是因胃炎引起,所以病人或會出現「紅、腫、痛」等病徵,通常是因胃炎進行胃鏡檢查才發現。醫生會按需要為病人安排胃鏡檢查,如有懷疑病變,會抽取組織作化驗。如病人確診腸化生,醫生會因應病人情況對症下藥,以避免病情惡化,另亦可透過手術清除病變組織。即使發現腸化生,如沒有出現胃部不適,一般不用恆常接受胃鏡檢查;若患者本身屬高風險群組,或腸化生範圍達胃部的20%或以上,患胃癌風險會較高,則建議每一至三年接受胃鏡檢查,以儘早發現異常情況。

聽到癌前病變,病人難免擔憂,然而,只要注意飲食、戒煙、少飲酒,均有助減慢胃部細胞演變成癌症,加上定期進行檢查以監察情況,便可及時作出治療。該名出現腸化生的病人其後透過外科手術消除病變組織,並按醫生建議戒煙及定期進行胃鏡檢查跟進病情。


撰文: 吳芷琳醫生 港怡醫院腸胃肝臟科顧問醫生

(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Sky Post on 7 June 202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