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helps patients with herniated disc relieve pain

(Chinese only)

Orthopaedics & Traumatology

醫語怡情︰治療椎間盤突出 微創手術助緩痛楚


都市人不時因壓力或姿勢不良導致腰酸背痛,長期痛楚可能是椎間盤突出的警號。患者可先透過藥物、物理治療紓緩痛症,如情況未見改善,或需接受手術。現時微創椎間盤切除術越見普及,年長的病人亦能受惠,可安全地根治椎間盤突出,大幅提升生活素質。

椎間盤是位於兩節椎體之間的果凍狀彈性組織,包括椎體中間的髓核和周圍的纖維環,具備承托和減震等功能。當脊椎受壓導致纖維環破裂時,髓核組織會從破裂處突出,稱為椎間盤突出。

椎間盤突出常見於青壯年,較年輕的患者通常因意外、扭傷或脊椎過度受壓等所致;較年長的患者則多為椎間盤退化、韌帶弱化,導致椎間盤不穩定而成;缺乏運動及工作較操勞或需要長時間站立的人士風險較高。

大部分椎間盤突出位置在神經線附近,逾八成病人屬神經線分支的根部受壓,導致坐骨神經痛及走路乏力,痹痛感可從背部延伸至足底;較為嚴重的個案佔整體少於5%,患者的馬尾神經受壓,影響膀胱和括約肌功能,嚴重者會失禁。若然懷疑病人患椎間盤突出,醫生會先檢查患者身體,若發現皮膚觸感弱化及肌肉力量減弱,會安排磁力共振檢查,以確認受影響位置。大部分患者可先接受保守治療,包括藥物及物理治療,如病徵在六至八周後仍未消退,或需接受手術。至於椎間盤突出範圍大、馬尾神經受壓的情況,屬緊急個案,醫生通常會建議病人及早做手術,避免身體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。

椎間盤切除術可透過傳統開放式和微創方式進行,旨在移除突出的椎間盤,減輕神經線所受的壓力。傳統手術需全身麻醉,在患者下背縱向開出約8至10厘米的切口,以移開椎板骨和切除突出的椎間盤。

微創手術可在精密設備和高清光學鏡頭的輔助下進行。其中顯微鏡管道式椎間盤切除術,所需切口約1.6厘米,醫生再用特製儀器分隔部分肌肉組織,讓儀器直接到達椎板,再磨開骨孔進入椎管,以移除受影響的椎間盤。隨着內窺鏡技術日益發展,內窺鏡最新可應用於椎間盤切除,手術所需的切口更小,只有約0.8至1厘米。

整體而言,相對傳統手術,接受微創手術的患者傷口較小,顯著降低出血量,對軟組織的創傷及出現併發症的機率亦會減少,患者術後住院時間較短,康復進度較快。以往未能做傳統手術的長者亦可受惠,有望重拾正常生活。

最近曾有八旬老人因椎間盤突出求診,獲建議接受微創手術,術後四小時已能下床走動,出院後接受物理治療跟進,現已回復正常生活。一般而言,病人術後兩個月內,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或操勞工作,以免出現復發。

預防椎間盤突出,可從日常生活著手,例如多做平板支撐、普拉提及游泳等運動,以強化軀幹肌肉,保持脊椎健康。


撰文: 林祥慶醫生 港怡醫院骨科名譽顧問醫生

(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Sky Post on 23 February 202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