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velopment of high-precision radiotherapy

(Chinese only)

放射治療愈趨精準


癌症治療需要跨專科團隊合作,其中放射治療師專責療程規劃,並操作放射儀器,以高能量輻射為癌症患者提供治療。放射治療發展一日千里,現時有多種放射治療技術以治療不同的癌症,其精準度越來越高,療效亦隨之提升。

放射治療(又稱「電療」)的原理是透過高能量輻射,殺死或阻止癌細胞生長。腫瘤科醫生為病人診症後,如需安排放射治療,便會由放射治療師協助跟進。

由於放射治療需要高度精準的操作,放射治療師會先為病人製作模具以固定身體,以儘量減少病人在進行電腦掃描和治療期間的動作,確保每次治療時病人的位置相同。其後,醫生會根據掃描影像及診斷資料,定出治療部位的範圍,放射治療師會以專業電腦設計具體療程計劃,按照醫生指示確定輻射劑量、照射位置和治療時間表,亦會與醫學物理學家合作規劃治療方案。放射治療師在規劃及執行治療程序時,必須準確控制放射線的位置及劑量,以確保殺死癌細胞的同時,亦能儘量減少對正常器官及組織的影響。

常見的放射治療技術有多種,例如三維適形放射治療(3D CRT)、強度調控放射治療(IMRT)及容積調控放射治療(VMAT)等,不同的技術各有優點,分別在於放射線束的強度調控、角度等。醫生會因應病人的情況,制訂個人化治療方案,病人一般需要接受數次至數十次治療不等,通常每天進行一次,每次治療時間約10至20分鐘。

現時較新式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,可發射較高劑量輻射,整體療程時間較短。此技術可細分為立體定位放射手術(SRS)、立體定位放射治療(SRT)及軀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(SBRT),分別針對不同的治療部位。由於劑量較高,病人可縮短治療至1至5次不等。另外,在治療前利用影像導向技術得到的影像,可再次驗證目標腫瘤位置,大大提高治療的精準度。透過呼吸調控技術,儀器更可配合病人的呼吸節奏發出放射線束,從而減少副作用,此技術適用於肺癌、乳癌、肝癌等治療。

部分病人對放射治療或存有謬誤,例如會擔心輻射會殘留在身體內。其實上述全屬體外放射治療,只要治療儀器停止運作,就不會產生輻射。另有病人擔心副作用強烈,事實上,副作用因人而異。根據臨床觀察,絕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堅持至療程完結,醫生亦會定期與病人跟進病情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。

病人接受療程期間,或要面對副作用和精神壓力。他們每次踏足治療室,都期盼看到希望;放射治療師的職責,不只是消滅病灶,更要與病人同行、鼓勵病人,幫助他們完成療程。


撰文:港怡醫院高級放射治療師陳翠芝

(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HK01 on 5 May 2023) 

Loading...
An error occurred.
Thank you for your inpu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