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sponsible use of antibiotics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
(Chinese only)
醫健怡情︰慎用抗生素 預防抗菌素耐藥性
相信大家都知道,不同的感染疾病是由不同的病原體(如病毒、真菌和細菌)所引起。要應對各種感染,便需採用相應的藥物;這些用以殺滅或抑制病原體的藥物,統稱為抗菌素,而當中便包括專門針對細菌感染的抗生素。抗生素屬醫生處方藥物,透過塗抹藥膏、口服或注射的途徑以作治療。然而,如不當使用抗生素,會加劇抗菌素耐藥性問題,對大眾健康造成嚴重威脅。因此,除了醫生會謹慎處方抗生素,作為藥劑師,我們亦會負責後續的把關,包括按照病人的病史、藥物敏感史及近期服用抗生素紀錄等,以核對藥物處方、調校劑量及確認用藥時間等,最重要的是指導患者依從醫生的用藥指引,保障病人用藥安全,盼早日藥到病除,並一同遏止抗菌素耐藥性蔓延。
一般而言,大部分病人服用抗生素並不會出現不良反應。然而,小部分病人服用抗生素時,或會感到輕微不適,當中較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嘔吐、肚瀉、頭痛及頭暈等,療程完結時症狀便會消退,毋須太過擔心,更切忌自行停藥。對於需經常服用抗生素的病人,藥劑師會特別提醒他們需格外注意正確用藥,此由於抗生素在殺滅細菌時,無可避免地會消滅體內的正常細菌,在少數情況下,有機會導致體內好菌及壞菌的比例失衡,引發可帶來嚴重後果的二重感染(superinfection)。
每類抗生素都有其特性及使用指引,我們時常叮囑病人須細心留意,當中包括會否與其他食物或藥物相沖,服用特定類別抗生素期間避免飲用酒精、西柚汁,或同時攝取奶類製品。曾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病人,在服用特定抗生素療程期間喝酒,當晚便出現嘔心及嘔吐的症狀,讓其家人擔心不已。藥劑師了解因由後,再次向病人和家屬解釋,酒精會與該類抗生素相沖,而症狀會於數小時後逐漸消退,着病人及後可放心繼續按時服藥。
筆者不時會與病人溝通,從而了解及灌輸病人正確用藥觀念,相信這也是業界一大課題。有些病人以為抗生素是「萬能藥」,主動要求醫生處方,藥劑師會向病人講解醫生是對症下藥的,不服藥或錯誤服藥恐會耽誤病情;有些病人以為病情好轉便可自行停藥,筆者和同事不時收到年長病人的電話查詢,問及他們最近出現的病徵與數月前所出現過的相若,能否服用上次療程所餘下的抗生素作治療,這意味著他們根本沒有遵從指示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。自行停藥,有機會令未被完全殲滅的細菌得以喘息,從而突變成更頑強的變種,最終可令抗生素喪失其藥效。我們很慶幸這些病人主動致電查詢,讓我們有機會可再次講解正確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。
現時,世界衛生組織已界定抗菌素耐藥性,為人類面臨的十大全球公共衞生威脅之一。一般情況下,醫生會先考慮處方第一線的抗生素藥物,如治療成效不彰,則會使用藥效較强的第二線藥物,如此類推。當抗生素被濫用時,細菌亦會產生變異,當新藥研發趕不上細菌變異的速度,屆時恐沒有可供治療的抗生素。據世衛資料,目前肺炎、肺結核及肺癆的症狀較以往嚴重,有時候需要用較強藥效的抗生素治療,需入院治療的病人數目亦有增長,增加了治療難度及醫療成本。
不少關注此情況的病人擔心,倘若完成抗生素療程後仍未痊癒,是否代表已有抗菌素耐藥性?其實不盡然。藥劑師會先了解病人服藥過程是否正確,例如有否忘記服藥,並會考慮藥物相沖、病情變化等情況;如有需要,會向醫生建議延長療程或換藥。與此同時,醫生也會安排進一步檢查,找出其他可能病因。如發現耐藥性問題,將視乎個別情況安排住院治療。面對此情況,市民無需過份憂慮,但同時亦不能掉以輕心。
為應對抗菌素耐藥性,醫療機構會監察抗生素用量及趨勢,由藥劑師、醫生、護士、化驗部、感染及預防控制部等定期檢視院內情況,群策群力,維護公共衞生。市民亦可由自身做起,注重日常衞生、勤洗手,以預防細菌感染,並緊記正確使用抗生素。現時不少醫院設有24小時藥劑部,病人如有用藥疑問,可隨時致電尋求協助。
撰文:港怡醫院藥劑部高級藥劑師吳嘉恩
(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HK01 on 24 November 202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