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treatment for uterine fibroids

(Chinese only)

Radiology

醫語怡情︰介入放射消腫瘤 保留子宮康復快


大眾一般會認為放射科醫生只負責照X光、超聲波及電腦掃描等放射診斷工作,事實上,放射科醫生亦會透過介入治療,即是以導管在病人的血管中進行微創手術,為病人治療癌症、急性中風、血管畸形等。

近年,不少醫院引入先進的數碼血管造影設備,此設備可透視出人體內的血管影像,並配置3D數碼技術,讓血管造影更清晰準確,有助醫生進行不同的診斷及介入治療。

介入放射治療手術早年已引入香港,當中的子宮肌瘤栓塞術應用於治療婦女常見的子宮肌瘤,亦可為患者提供一個保留子宮的治療方案。根據資料顯示,約20%至40%婦女在50歲前會患上子宮肌瘤,並會導致經期過量及過長、貧血、尿頻,以及盆腔、下背部和腿部疼痛等不適病徵。若經診斷病情嚴重,或須進行手術。

除了傳統的肌瘤切除手術或子宮切除術之外,病人亦可進行子宮肌瘤栓塞術作治療。此手術由放射科專科醫生進行,醫生從病人的手腕或大腿插入導管,通過動脈將無害的微球導入子宮動脈,令子宮肌瘤失去血液供應,然後壞死,最終被身體吸收。

子宮肌瘤栓塞術在外國相當普及,在本地亦已逐漸被大眾認知。前美國國務卿賴斯早在2004年已選擇此手術治療子宮肌瘤,術後只需留院一晚,更可於兩日後重返工作崗位。

與傳統手術相比,子宮肌瘤栓塞術對病人創傷較少,留院時間縮短,復元較快,出現併發症機會亦較低。有本地大學研究發現,此手術的治療成功率高達96%。

若果患者的血管鈣化、流血風險高、或正服用薄血藥,則可能未必適合進行此手術。至於打算日後懷孕的患者,應先向主診醫生查詢是否適合進行此手術。


撰文: 港怡醫院放射科顧問醫生  劉泳恆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