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语怡情︰及早处理运动伤患 减低后遗症风险

急症科


近年市民参与运动程度增加,尤其趁炎炎夏日,尽情挥洒汗水。新兴运动如无绳滑水、空中瑜伽等均备受欢迎,这类运动讲求核心肌群力量和平衡力,若平日少做运动,又没有相关的基础训练,运动时或会因不懂控制力度而伤及手腕、脚踝等关节。受伤后若及时接受诊治,有助控制伤势免恶化,并减低出现后遗症的风险,这一点相当重要。

急症室几乎每天都要处理受伤个案,以笔者工作的急症室为例,求诊者中有部分属于运动创伤或关节受伤,其中涉及「拗柴」的受伤个案颇为常见。伤者求诊时,护士一般会根据病人状况的缓急先后,安排诊治。急症室医生会为伤者安排X光检查,以确认伤者有否骨折,并按需要处方止痛药物、为关节复位等。

如病人的情况需要入院,医生会转介骨科团队作进一步检查及治疗,以及安排随后的复康计划,包括物理治疗、运动训练建议等;即使毋须入院,物理治疗师亦会安排关节保护支具或助行用品等。医疗团队会与病人沟通,根据其需要,例如患者的职业和所需的运动量及种类等,提供个人化的治疗和复康训练,让病人更清晰了解预期的康复进度。跨专科的医疗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,使病人尽快得到适当治疗。

此外,运动时如果受到强大撞击力,也应及早求医。曾经有帆船比赛的选手在赛事期间被钢缆击伤大腿,表面没明显伤痕;惟检查后发现,其大腿肌肉完全撕裂,并出现大面积血块。若陪诊者能详细地描述伤者的受伤经过和状况、现场环境,可协助医护人员更准确诊断及提供适当治疗。

最后,除了运动前热身,大家可透过锻练核心肌群增加平衡力和稳定性。如要进行不熟悉的运动,应先认识正确的运动姿势,并谨记量力而为,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,减少受伤的风险。


撰文: 港怡医院急症科专科医生 张志键医生

(文章刊登于 2022年 9月16日《晴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