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语怡情︰左心耳封堵术治心房颤动

心脏科


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不正疾病之一,患者的心房会出现急速及紊乱的颤动。研究数据显示,现时本港约有1%人口患有心房颤动,而每人一生发生心房颤动的机率达25%。年纪越大,患病机会就越高。此外,高血压、甲状腺失调及心瓣疾病等,亦会增加患病机会。

心房颤动病人的心脏无法有规律地跳动,以致血液流动不顺畅并形成血块,如血块随血液流到脑部,便会引致缺血性中风,其中风机率比一般人高五倍。

治疗方面,医生一般会处方抗凝血药物(俗称薄血药),以减慢血块的形成,有助降低中风风险;不过,服用此药物会增加出血的机会,一旦病人出血,则较难止血。对于治疗心律不正,患者可接受射频或冷冻消融术,但由于术后仍有中风风险,医生会建议病人继续服用薄血药。然而,部分病人如脑部或其他器官容易出血等,则不适合服用薄血药。

由于有90%导致病人脑血管堵塞的血块都源自于左心耳,病人可考虑接受左心耳封堵术,以减低缺血性中风的风险,而术后亦无需终生服用薄血药,为不适合服用薄血药或不欲长期服药的病人带来另一个治疗选择。左心耳封堵术为微创手术,医生会经股静脉将导管置入心脏,由超声波引导下透过心房间壁进行穿刺,再把封堵器植入左心耳,阻止血块形成,术后可减低约70%中风机会。

曾有一名患有心房颤动、需长期服用薄血药的七旬婆婆,因身体不适入院并发现其脑部出血。经评估后,医生建议婆婆停药,并接受左心耳堵塞术。手术顺利进行,婆婆无需再服用薄血药,既可避免再次出血,亦能减低中风风险。

一般而言,大部分病人都适合接受手术,惟曾置入金属心瓣、患有二尖瓣狭窄等病人则未必适合。由于病人状况各有不同,应与医生商讨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。

最近有研究团队发布了关于左心耳堵塞术在本港的临床成效#,追踪2012年至2020年间逾870位曾接受心耳堵塞术及逾1,470位服用抗凝血药物的病人。结果发现,两组病人出现缺血性中风的机率相若,但接受手术的病人,在术后6个月的出血风险减少30%,其死亡风险亦低50%。

#资料来源:Clinical Outcomes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Versus Switch of Direct Oral Antcoagulant in Atrial Fibrillation: A Territory‐Wid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(Ng et al., 2023)


撰文:港怡医院心脏科顾问医生 吴基恩医生

(文章刊登于 2023 年 12 月 29 日《晴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