壞膽固醇乃真正元兇 用藥降心血管疾病風險
早前,一位女士拿着坊間體檢中心的膽固醇報告找醫生,說自己的數字比丈夫早前檢查所得的為低,而丈夫早前檢查心臟後顯示並無問題,那是否等於她的心臟亦相當健康呢?近年港人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,體檢已成為不少市民的定期指定動作。不過,體檢套餐五花八門,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套餐已頗具挑戰性,檢查後,面對一大堆體檢數據,不少市民亦感到非常疑惑,其中一項與心臟健康有關的指標—總膽固醇,一旦超標,市民必然憂慮萬分。那究竟應如何面對這個心臟病的「元兇」呢?
現時心臟病是僅次於癌症和肺炎的香港第三號殺手。在各類心臟病中,冠心病的死亡人數遠超其他心臟病,而且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。
隨著年歲增長,動脈內膜有脂性物質積聚,脂性物質積聚到某一程度,會使血管變窄,血管壁亦會因此失去彈性而硬化起來。此現象稱為粥樣硬化。
事實上,心臟全靠三條冠狀動脈提供氧份,維持正常跳動及將血液輸送至身體各個器官。試想像,如果這些血管收窄,血流豈非會大大受阻?那麼,病人運動或情緒激動時,心臟需加倍工作,但卻因血流量減慢得不到足夠的氧份,病人會覺得前胸壓痛、左手痳痹、冒冷汗、暈眩及呼吸困難。若果血管急性堵塞得不到及時搶救,心肌會因缺氧而壞死,甚至有生命危險。
因此,市民必須及早「關心」自己的血管健康,而了解自己的膽固醇水平便是第一步。一般膽固醇檢查會通過抽血,分析出血中膽固醇水平的高低,亦即所謂的血脂。眾所周知,膽固醇偏高能影響身體健康,而部分體檢報告只會列出總膽固醇水平,有些則會細分為三個水平,即高密度膽固醇、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。
不少市民都知曉「膽固醇過高」,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風險,其實是指低密度膽固醇(又俗稱「壞膽固醇」)超標。當壞膽固醇積聚在血管中,可令血管變質、硬化,甚至出現堵塞。
若體檢報告列出的只有總膽固醇水平,並不能反映壞膽固醇是否合格。相反,如報告顯示,低密度膽固醇水平超過正常水平3.4mmol/L,則不能掉以輕心。
那是否所有人士都應以3.4mmol/L為目標呢?答案是「非也」。事實上,高風險人士的指標更為嚴格。所謂「高風險」,是指本身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周邊血管毛病、曾中風人士、糖尿病患者等,壞膽固醇指標須低於1.8mmol/L才屬理想,比一般人嚴謹得多。而最近歐洲心臟學會(ESC) 在2019年發佈的指引中指出對於「高風險」人士,壞膽固醇的理想指標更建議低於1.4mmol/L。然而,這一點,很多患者並不知情。若以為低密度膽固醇水平只是「砸界」而忽略監測及治療,會增加心血管病風險,甚至冠心病、中風復發。
那患者應如何降低膽固醇呢?提起降膽固醇,不少人會想到透過控制飲食來降低膽固醇水平。但事實上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祗有15%至20%由飲食直接攝取,食物中反式脂肪才是真正引致高膽固醇的元兇,例如炸薯條和曲奇餅等,都會使肝臟製造更多壞膽固醇,並減低好膽固醇,增加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風險。
但若飲食控制後,壞膽固醇水平仍未大幅下降,包括患有心血管疾病人士、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等,則必須服食降膽固醇藥物作治療。
不少病人抗拒服藥治療,但高膽固醇是無形殺手,降膽固醇藥物有助保護心血管,減低患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現時控制膽固醇的藥物以他汀類(Statin)最為普遍,它可從源頭出發,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,將壞膽固醇降低三至五成。雖然他汀類功效佳,不過也有其局限性,因部份患者用到中至高劑量他汀類時,有機會出現肝酵素異常、肌肉痠痛及發炎等副作用。患者過往只能無奈面對種種局限,現時則可選擇新型降膽固醇的生物針劑。
儘管他汀類藥物最常用於降低壞膽固醇,但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,只有一半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未能達到其降低膽固醇的目標。現時出現了突破性的注射型生物制劑,患者須每兩星期注射一次,副作用較其他藥物輕微,研究顯示,它比口服藥物更為有效,可減低壞膽固醇達60%。與口服藥一樣,生物制劑需要長期使用,否則膽固醇便會「反彈」。
雖然藥物不斷進步,但患者亦必須調整生活習慣,如多菜少肉、多做運動、戒除煙酒、保持正常作息、時刻抱着樂觀正面的心情,才能全面減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