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手腕橈動脈「通波仔」創傷少 即日活動自如

心臟科, 心胸肺外科

Dr.-Tse-Tak-Sun_HKEJ_20180927.jpg#asset:52101

    

相信大部分港人都聽聞過「通波仔」,此手術雖歷史悠久,但在過去多年間仍不斷改進,其中,本港15年前開始引入經手腕橈動脈通波仔手術,其好處是創傷較少、康復較快,因此越趨普及,目前已經成為主流方法。


香港人飲食習慣日趨西化,加上缺乏運動,因此冠心病有年輕化的趨勢,不少人50歲前已經需要通波仔。為了讓病人術後能盡快回復正常生活,醫學界25年前成功研究出突破性的經手腕橈動脈通波仔技術。

 

進行傳統通波仔手術時,醫生會先在大腿開一個切口,經股動脈引入導管及球囊,直達冠狀動脈堵塞的位置,從而打通血管。潛在風險是置入導管時或會誤傷大腿附近的主要靜脈及神經;加上股動脈位置較深,會較難止血。

 

至於從手腕引入導管的橈動脈通波仔手術,由於手術位置鄰近骨骼,附近沒有主要神經及靜脈,因此創傷少,且較易止血,亦可減低傷口出現併發症的風險,故近年已逐漸取代傳統方法,成為通波仔的主流方案。

 

論治療效果,兩者原理一樣,手術時間、導入位置與心臟之間的距離也差不多。不過,大多病情較差的急性心肌梗塞個案,都有服用高劑量的抗凝血藥物,出血風險較高。由於橈動脈通波仔較易止血,因此他們比較適合接受手腕橈動脈進行。

 

目前,臨床上有多達九成半的本地病人會採用經手腕橈動脈通波仔手術,但亦有大約1%的病人因為血管太幼或需要洗腎而無法採用,須採用傳統方法進行。

 

不少港人都擔心通波仔手術造成的創傷,就如45歲的梁先生(化名),因心口痛求診,確診患上冠心病,醫生建議他接受通波仔手術,但他很快就斷言拒絕。直至數個月前,他再次因心絞痛入院,原來他三條冠狀動脈均有阻塞情況,其中一條更塞了九成,卻仍不願意做手術。醫生於是解釋,手術經手腕橈動脈進行,只需局部麻醉,術後無需卧床,最快翌日便可出院,他才願意接受治療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即使順利打通血管,不代表一勞永逸。假如病人不遵從醫生指示按時服藥、保持良好飲食習慣,仍有機會令血管再次堵塞。因此,平日應避免進食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物,以減少血液中壞膽固醇含量。同時,要培養良好生活習慣,如戒煙、每日做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