術後中醫藥調養

中醫


手術治療是現代醫學診療的重要方法之一,能清除病灶、修復損傷、改善機體的功能和形態。從中醫角度,如患者因不同病證而需要手術治療,顯示他的身體本身已有正氣虛弱、五臟失調、氣血不通,故邪氣留滯引致病灶。有些患者在手術後,身體會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適﹔而正氣虛弱的患者,手術後康復亦較緩慢。通過中醫師的望、聞、問、切,即「四診」,綜合分析及給予合適的中醫藥調養,希望提高患者手術後的康復。

 

常見疑問:

 

(一)    手術後有什麼常見症狀?

常見局部症狀:疼痛(如傷口、疤痕引起的疼痛)、胃腸不適(如食慾不振、腹部滿悶疼痛、噁心欲吐、便秘等)、小便困難、淋巴水腫、肢體活動不利等

全身虛弱的表現:疲倦、體力不足、抵抗力下降、記憶力下降、臉色蒼白、手腳冰冷、心跳不規則、動則易喘、胸口常有悶塞感、講話有氣無力、容易感冒、頭痛、失眠、情緒低落等

 

()    手術後以中藥調養有什麼作用?

中醫師會從患者的症狀和體徵(包括:舌脈),分析受影響的臟腑病位、氣血狀態及正氣的強弱,繼而作出診斷,並處方中藥。透過改善患者體質、調整氣血、疏理經絡,能減輕症狀,提高手術後生活質素。中醫師非常重視調補脾胃,以改善患者的消化及吸收功能,加快康復。

例子:

  • 手術後出現腸黏連腹痛,中醫師認為多因經絡不和、氣滯血瘀而成,治以溫通腹部經絡,活血化瘀。
  • 手術後出現失眠,中醫師認為多因氣血受損、心脾不足而成,治以補養心脾,養心安神。
  • 手術後出現不夠氣、咳嗽,中醫師認為多為肺氣不足,則予以補肺益氣。

 

()     手術後的針灸治療有什麼作用?

針灸,是以針刺在人體的穴位上,以平衡臟腑、疏通經絡及調理氣血;對局部及全身症狀都有良好效果。針灸對骨科手術的康復作用尤為顯著,除了能活血化瘀、消腫、止痛,更可以放鬆緊張的肌肉,或振奮痿弱的肌肉,並增進關節的活動度。治療時中醫師會按手術後不同階段進行針灸治療,促進肢體關節功能,加快患者作主動復健的能力。

 

()     從中醫角度,有哪些因素影響康復?

患者的年齡、體質狀況、手術大小,以及調護是否妥當都影響患者康復。年輕、體格較強、進行小/微創手術者,手術預後較好。年老體虛、手術過程失血或有併發症者,預後較差。透過中藥及針灸治療,可加快康復。

 

()    手術後多久可使用中藥或進行針灸?

一般在手術後3天,或併發症已處理好後,可以使用中藥和針灸治療。素有慢性病,如肝腎功能不全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,或服用多種藥物等人士,服用中藥必須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,切勿自行服用中藥。對一些不適合服用中藥的人士,可採用針灸治療。

 

()    不適合中藥或針灸治療的情況?

  • 手術後出現併發症者。
  • 骨折、嚴重皮膚破損者。

 

()    中藥、針灸的療程是怎樣的?

療程因人而異,需考慮手術大小、體質狀況、症狀輕重,調理一個月至半年不等。詳情請咨詢中醫師。

 

()    與西醫療法同時進行有沒有風險?

請向中醫師報告所有既往病史及服藥情況以作評估,一般可以與西醫療程同時進行。建議中西藥間隔1-2小時後才服用。

 

 

以上資料謹供參考,如有疑問, 請諮詢閣下的註冊中醫師。

Loading...
發生錯誤。
Thank you for your inpu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