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健怡情︰中医调治长新冠咳嗽

中医


不少新冠患者检测结果转阴后,仍持续出现咳嗽、容易疲累,或肠胃功能转差等后遗症,需注意是否患有「新冠肺炎长期综合后遗症」(简称「长新冠」)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,感染新冠病毒后三个月内出现病征,并维持至少两个月,而无法由其他疾病诊断所解释,便可称为「长新冠」。

「长新冠」与体质有很大的关系。当病人渡过急性感染期,抵抗力仍不足以祛除邪气,导致邪气留在体内,便有机会出现「长新冠」病征;即使邪气已除,但因为身体太虚弱而暂未完全恢复,病征亦会持续。另外,不少长者本身患有长期病,其五脏六腑、气血阴阳失调,因此患上「长新冠」的风险亦较高。中医治疗,会按病人不同的主症去辨证,并区分病人体质,处方用药以调养身体。

从临床上观察到,较多求诊的「长新冠」患者持续咳嗽,出现多痰、喉咙痕痒及口干等症状。部分患者会容易头晕头痛及疲倦;或者消化系统变差,经常胃痛、胃胀及腹泻等。

为何这么多新冠康复者仍久咳不愈呢?在中医角度,咳嗽与肺部及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。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储痰之器,若患者的肺脾受损,水湿不能运化,体内湿气会积聚成痰。若不注意饮食,例如经常进食生冷或油腻食物,亦会影响脾胃功能,引致痰湿加重。痰湿上犯,阻滞肺气的宣发肃降,则咳嗽咳痰缠绵难愈。

中医治疗「长新冠」的主要方法是服用中药,根据患者体质的虚实寒热进行辨证治疗。如患者肺气虚弱,出现咳嗽、疲累、短气和呼吸不顺,中医会为其补益肺气;干咳、口咽干燥者则属于气阴两虚,需补肺和滋阴润肺。如患者体虚不明显,出现痰多、胸闷、胃胀等以痰湿为主的症状,需为其健脾化湿,同时辨别寒痰或热痰,配合以温化寒痰或清热化痰。若病情较重,久咳不止,呼吸短浅,动则喘甚,多属肾虚,则要补肾和纳气。除了服药,中医亦可按患者需要辅以针灸、拔罐或刮痧等,针对相关的穴位处理。

患者在调理身体的同时,须保持足够休息,并由强度较低的运动开始,逐步重拾运动。咳嗽未愈者须避免生冷、油腻和过甜的食物。正值春夏交替之际,市民亦应留意天气变化,预防感染风寒。


撰文: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师、港怡医院注册中医师   蔡颕辉医师

(文章刊登于 2023 年 4 月 21 日《香港01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