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语怡情︰抗生素非万能 用药须谨慎

家庭医学


踏入11月,预期天气逐渐转凉,一时不小心容易著凉感冒。临床观察发现,不少人误以为出现炎症,就一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,并将抗生素当作消炎药,甚至要求医生处方抗生素,但这其实是错误观念。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18至24日定为「世界抗菌素耐药性关注周」,目的是提高大众对抗菌素耐药性问题的关注。

抗菌素是什么呢?抗菌素指可杀灭或抑制致病微生物的药物,当中包括抗生素,而抗生素是用作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,可以杀死细菌或使其停止繁殖,常见的有金黄葡萄球菌、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。身体出现炎症的成因有多种,除了细菌感染,还可能是由真菌、病毒或免疫系统问题所引致,因此不是所有炎症都适合使用抗生素。

医生会根据病人状况及临床检查等因素作出诊断,以考虑需否处方抗生素,有医学指引曾提到,即使病人感染细菌,医生亦需因应病情作出判断。常见的伤风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,所以病人通常不需服用抗生素。

如病人获医生处方抗生素,应谨记依照指示按时按量服用,直至疗程完毕;不应因病征变得轻微而忘记服药或自行减少剂量;如有剩余药物,应妥善弃置,切勿于下次生病时自行服用,亦不应服用家人剩余的抗生素。

若不当及过度使用抗生素,会加剧耐药性的问题,医生或需处方另一种抗生素作治疗,当细菌对多类常用的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时,便会出现多重耐药性细菌。现有的药物会变为无效,尤其对于体质较弱人士,有效治疗的药物选择会越来越少,长远而言,对社会及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。

家庭医生作为基层医疗的主要提供者,在抗菌素耐药性问题上担当重要的角色。家庭医生为病人提供持续、全面的基层护理,亦肩负健康推广、疾病预防等责任,并与病人建立长期互信关系,透过诊治过程与病人沟通,从而灌输正确使用抗生素的知识。家庭医生是医疗过程中首个接触点,为有需要的病人安排专科转介,现时有医院于不同地区设有诊所,提供基层医疗服务,亦可衔接医院的专科跟进。市民如有不适,切忌药石乱投,应向家庭医生求诊。


撰文:港怡医院家庭医学中心总监、家庭医学顾问医生 何敬业医生

(文章刊登于 2023 年 11 月 17 日《晴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