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語怡情:矯正手術改善骨折後遺症
在日常生活中,由運動創傷、工業或家居意外引致的骨折時有發生。大部分患者接受適切的治療後,骨折部位一般都可復位,關節功能逐步恢復正常;然而,有少數患者的癒合情況或未如預期,出現活動能力受限或痛症等後遺症,惟未必會正視情況或只強忍不適。現時骨科手術愈趨精準,患者可考慮接受骨折矯正手術,讓骨骼重新復位,重拾活動能力。
對於骨折患者,醫生會根據其骨折部位及嚴重程度等,建議合適的方案,如石膏固定、牽引治療或手術等。如骨折發生於前臂、小腿或大腿,以往通常建議患者臥床休息或接受牽引治療,以減少患處的活動,從而增加骨頭癒合機會。不過,採用此類保守治療,視乎患者的狀況,癒合效果可能未如預期。另外,若涉及較複雜的骨科手術,即使術後患處癒合,關節的旋轉角度亦有機會存在偏差。
後遺症未必會於術後立即出現,通常相隔一段時間後,患者才漸漸發現四肢變形或左右不對稱、骨折處仍有痛感,或難以發力和做出精細動作,甚至出現關節提前退化等情況。醫生會先為病人進行全面的評估,包括檢查有否出現骨骼長短不一、傾斜或旋轉錯位等問題,並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需求,建議最適切的治療方案。
若情況嚴重或有個人需要,患者可考慮接受骨折矯正手術,現時更可利用3D打印技術,進一步提升手術的精準度。以常見的手腕橈骨骨折為例,醫生於術前會先為患者安排電腦掃描,以評估橈骨的移位程度及角度,並以3D打印技術製作所需置入體內鞏固組件的模型,電腦系統可計算變形橈骨上螺絲孔的位置和方向,協助醫生規劃個人化的手術路徑和具體方案。手術期間,醫生會先將模板固定於橈骨上並進行鑽孔,其後使用預先鑽好的螺絲孔對準橈骨軸,將另一模板固定,達至恢復原位的效果。
曾經有病人在滑雪期間受傷,導致小腿脛骨骨折,術後一邊腳呈「外八字」,但當時未有立即接受矯正治療。事隔一年,最近病人因雙腿受力不平均,出現膝蓋疼痛,他希望改善外觀問題和痛症,醫生建議其接受矯形手術。術後病人的康復進度良好,雙足外觀回復正常,預計不久的將來可重新滑雪。
近年運動風氣盛行,市民在進行劇烈運動時應量力而為,並做好熱身、選擇合適裝備及安全的場地,以降低運動創傷及所引致骨折的風險。
撰文: 潘卓庭醫生 港怡醫院骨科名譽顧問醫生
(文章刊登於 2024 年 12月 27 日《晴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