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语怡情:机械臂辅助脊椎手术 自动导航更精准

脊椎是身体的支柱,一旦受损,不仅引发连串痛症,更有机会影响活动能力。脊椎融合手术是其中一种常用于治疗脊椎疾病的方法,透过植入螺丝钉以矫正及稳定脊柱。过往这类手术多采用开放式手术,风险较高。随著现今医学发展,脊椎手术越来越精准,有助提升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。
常见的脊椎问题包括椎间盘突出或退化、椎盘滑脱、椎管狭窄、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塌陷、脊柱侧弯等都可能会导致神经线受压或脊椎结构变形。人体背部布满痛觉神经,如果脊椎压迫到神经线,患者或会感到长期腰背痛或手脚麻痹、肌肉无力等。若脊椎问题严重,保守治疗或药物未必能改善情况,便需考虑接受手术。
传统的开放式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,由医生人手在椎弓植入螺丝钉。由于椎弓的结构较精细,手术过程依赖医生的经验与技术,判断如何植入螺丝钉,以避免错位或贯穿椎弓。由于手术的伤口较大,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长,且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高。
以往医生主要根据X光影像以判断手术位置,若患者本身肥胖或患有骨质疏松,成像会较差,手术准确度亦会受影响。随著其后磁力共振、显微镜技术、微创手术及电脑导航等发展,医生可掌握病人患处的状况,并使用精细的手术工具,令脊椎手术更加精确。此外,微创手术伤口较小,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加快复原。
目前最新的机械臂导航系统有助医生作更准确的术前规划,进一步提升手术的精准度及安全性,并缩短手术时间。一名曾接受开放式脊椎融合手术的病人,因椎尾部分螺丝钉断裂导致疼痛,须再次进行手术修复。由于无法移除骨内原有的螺丝钉,医生需寻找适合重新植入螺丝钉的通道及位置,于是建议病人接受机械臂辅助微创脊椎融合术。
病人术前先接受三维电脑扫描,机械臂系统会根据病人的脊椎结构、骨头形状及大小、螺丝钉断裂位置等数据,提供所需螺丝钉的尺寸、植入位置、角度及轨迹。手术期间,机械臂将螺丝钉精准导航至目标位置,配合实时影像及回馈,提高了植入螺丝钉时的稳定性及准确度,降低误差及神经损伤的风险。病人术后效果良好,疼痛得到明显改善。
在先进的微创技术、机械臂导航系统的辅助下,近年脊椎手术的发展大跃进,机械臂系统不但为病人提供更精准安全、个人化的治疗,亦可为较复杂的脊椎个案提供多一个可行的选择。由于患者情况各有不同,建议先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,以商讨及制订最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撰文:林祥庆医生 港怡医院骨科名誉顾问医生
(文章刊登于 2025 年 9 月 12 日《TOPick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