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语怡情︰超声波内视镜结合找病源

肠胃肝脏科


提到消化道的内视镜检查,除了大肠镜、胃镜等检查之外,大家有听过超声波内视镜吗?此技术的发展始于80年代,顾名思义就是结合内视镜及超声波的检查,医生透过内视镜前端的超声波探头,可清晰观察腹腔内的器官。超声波内视镜现已广泛应用于诊断及治疗不同消化道疾病,如食道、胃、肠脏、胰脏、胆管、肝脏等。医生更可透过仪器,在超声波引导下进行穿刺以抽取细胞组织作化验。

以上消化道为例,超声波内视镜常用于检查胃黏膜下肿瘤,此类肿瘤多数属良性,其中胃肠道间质瘤(GIST),由消化道肌肉层生长出来,较常见于胃部和小肠。如肿瘤大至两厘米或以上,会出现肠胃出血、阻塞和患癌风险,一般建议以手术切除;若肿瘤小于两厘米且无病征,则应定期接受超声波内视镜以监察情况。医生利用仪器,透视各层胃壁,分辨肿瘤所在的肌肉层,并可抽取组织化验,作出诊断及评估癌症风险,以规划治疗方案。

另外,超声波内视镜可应用于检查胆管石。一般腹部超声波和电脑扫描检查,未必可发现较细小的胆管石;而超声波内视镜可深入体内,近距离检查胆管,灵敏度逾9成,与磁力共振相若,可给不适合接受磁力共振的病人另一选择,有助及早治疗。超声波内视镜亦可作胰脏癌诊断,将仪器置入胃部和十二指肠,便能检查隐藏于腹部后方的胰脏,如发现肿瘤,可进行抽针化验。

除了辅助诊断,超声波内视镜也可用于治疗,例如为胰脏癌病人纾缓腹痛。医生利用仪器施行腹腔神经丛阻断术,注射局部麻醉药及酒精于腹腔神经丛,纾缓疼痛症状。针对急性胰脏炎后引起的假性囊肿,亦可透过仪器作引流,以排走积存于囊肿内的胰液。

超声波内视镜兼备诊断及治疗于一身,亦是协助上消化道癌症分期的重要工具之一。



撰文: 港怡医院肠胃肝脏科顾问医生  李亭林医生

(文章刊登于 2022年 12月9日《晴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