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SD微創切除腸胃瘜肉 避過傳統手術的一刀
要治療早期腸、胃及食道癌症,或較大的扁平瘜肉,傳統做法是進行開腹手術切除。近年出現的「內窺鏡黏膜下剝離術」(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,簡稱ESD)以微創形式切除瘜肉,大大減少對器官的傷害。由於肚皮沒有開刀傷口,病人往往於手術翌日已能進食及落床,一至兩日後就能出院。
ESD術後復原時間較快
港怡醫院外科專科醫生梁力恆表示,ESD是一種先進的內窺鏡治療法,具備傷口細、復原快的優點,不過此手術對醫生的技術要求較高,需由接受過相關訓練的資深醫生處理。醫生會利用特殊的電刀配合內窺鏡,將表淺性(superficial)的腸道腫瘤沿著黏膜下的平面慢慢剝離。所謂表淺性,即瘜肉仍在黏膜或黏膜下層的淺層位置。一般瘜肉如為良性或屬於早期癌症,並且直徑大於2厘米,醫生就可考慮使用ESD微創切除,避免進行開腹手術。如果癌症病變已屬後期,有機會已擴散至淋巴,或是已進入到肌肉層,這項手術便不適用。
要判斷瘜肉是否良性或早期癌症,病人要先接受內窺鏡檢查,除了檢視瘜肉大小,醫生從窄頻影像(NBI)及黏膜腺口形態(PIT pattern)可初步判定瘜肉是否屬於表淺性。此外,如瘜肉出現在腸道內轉彎位置,有機會增加手術難度;又或是病人曾經進行過ESD手術或活檢,手術出現腸道破穿或併發症的風險便會因而增加,醫生需要全面評估以上技術及病理因素,並翻查病人是否有心臟病或中風等病史,以及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麻醉,才能決定以ESD還是傳統手術來切除瘜肉。
進行ESD手術時,醫生首先會在病灶外做標記,然後於標記外的黏膜下層注射液體,以抬高腫瘤區域,繼而利用特別設計的電刀切開黏膜,令瘜肉與周圍正常組織分離。其後,醫生會繼續利用刀逐步進行黏膜下剝離,將瘜肉與下層的正常組織完整分離。最後用小金屬鉗子為傷口止血,閉合黏膜,並將瘜肉取出,以作更準確的病理化驗。
ESD手術難度極高
梁醫生指曾有一位50歲女病人,照腸鏡時發現直徑達6cm的腫瘤,由於腫瘤直徑太大,難以靠傳統內窺鏡方法切除,並懷疑屬於早期大腸癌,因此轉介到外科進行手術。幸好從NBI及PIT pattern初步判定腫瘤仍屬於表淺性,於是決定採用ESD手術,但因腫瘤位置在大腸轉彎位增加了手術的複雜度,結果要用特製膠管將大腸拉直,才能確保腫瘤範圍視野清晰。最後經過5小時的手術,腫瘤終於被成功切除,病人成功避過傳統手術的一刀。
不過,由於上述的術前評估的準確度非百分百,因此需要術後進行化驗,才能確定病灶會否是惡性的腫瘤;如果屬惡性,是否限於淺層。萬一發現瘜肉並非早期癌症,就需要進一步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