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語怡情︰AI輔助大腸鏡 病灶無所遁形
大腸癌為香港第二常見癌症,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,本港2021年錄得近5,900宗新症,在過去10年間增加近33%。逾半患者確診時已屆第三或第四期大腸癌,即癌細胞已擴散至鄰近淋巴結或身體其他部位。如要防患未然,大腸癌篩查是有效的方法,有助及早識別潛在患者或高風險人士。
大腸癌主要由瘜肉演變而成,其中最常見的是大腸腺瘤,患者初期未必有病徵。政府早年推行「大腸癌篩查計劃」,鼓勵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市民參與,計劃採用的是大便隱血測試。自計劃推行以來,在參與人士當中有約8%為大腸癌個案。大便隱血測試流程簡單,但探測腺瘤的準確度只有約40%,有機會因痔瘡或腹瀉等而影響檢測結果。除了大便隱血測試,現時亦有其他嶄新的篩查工具,包括本地大學研發的細菌基因測試,可量度惡菌分佈以偵測患大腸癌及大腸瘜肉的風險;另有從外國引進的大腸癌基因測試,透過驗血評估患癌風險。
對於已出現相關病徵、懷疑患大腸癌的人士,醫生通常會建議他們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,以識別並切除可能變成癌症的大腸腺瘤。近年人工智能(AI)技術的醫學應用愈來愈廣泛,現時可利用AI輔助大腸鏡檢查,以增加偵測瘜肉的準確度。一般而言,瘜肉的檢測率會受不同因素影響,包括患者腸道的潔淨程度、瘜肉的大小和形狀,以及檢測時間等。AI系統好比醫生的助手,在進行大腸鏡的過程中,可更準確地識別出肉眼不易觀察到的潛在病變組織,有助醫生作出判斷。
根據一篇刊登於醫學期刊《刺針》(The Lancet)的文章,研究團隊集合33份有關以AI輔助進行大腸鏡的研究作分析,合共涉及逾2.7萬名隨機患者。結果顯示,利用AI輔助大腸鏡,腺瘤檢測率及瘜肉檢測率可分別提高24.2%和23.8%,並能偵測小至5厘米或以下或扁平狀的瘜肉。研究亦發現,腺瘤檢測率每增加1%,患上間期腸癌(在兩次檢查之間出現的腸癌)的風險可降低3%。
AI系統能夠安全地、更精準地偵測病灶,相信未來將會應用於更多不同疾病,有助及早診斷,讓病人可儘早接受適切的治療。
撰文:梁力恆醫生 港怡醫院外科顧問醫生
(文章刊登於 2024 年 4 月 26 日《晴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