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灸治療痛症

中醫


疼痛是一種令人不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感受,說明有現存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,痛症是指人體的筋骨及神經受到傷害,以疼痛為主症的一系列疾病,從中醫角度,稱為「痹証」。


痹指經脈閉阻不通的意思,氣血閉阻不能暢行,引起各部的關節及肌肉酸痛、麻木、重着、屈伸不利等症狀。


2003年,世界衛生組織分析了針灸治療病症的範圍及療效,並指其對下列病症具良好的效用︰

  • 頭痛
  • 面部疼痛(三叉神經痛)
  • 牙痛
  • 頸痛(頸椎病)
  • 肩臂痛(肩周炎)
  • 網球肘
  • 腰背疼痛
  • 坐骨神經痛
  •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
  • 腳痛(踝關節扭傷、筋膜炎)

 

中醫針灸理論

中醫主要理論包括陰陽理論氣血理論臟腑理論經絡理論。中醫針灸包括針刺療法及艾灸療法,利用針具及艾絨,刺激穴位,調理人體臟腑的氣血,達至預防及治療各類痛症。


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,是人體內運行氣血、聯絡臟腑、溝通內外、貫穿上下的通路。人體經絡包括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。十二經脈︰手太陰肺經、手陽明大腸經、足陽明胃經、足太陰脾經、手少陰心經、手太陽小腸經、足太陽膀胱經、足少陰腎經、手厥陰心包經、手少陽三焦經、足少陽膽經及足厥陰肝經。奇經八脈︰即別道奇行的經脈,包括督脈、任脈、沖脈、帶脈、陰維脈、陽維脈、陰蹻脈、陽蹻脈。


腧穴又稱穴位,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,既是疾病的反應點,又是針灸治病的刺激點。

 

針灸為什麼能防治疾病

  1. 刺激經絡穴位
  2. 平衡氣血陰陽
  3. 調整神經、內分泌及免疫系統,包括血清素、内啡肽及荷爾蒙

 

針灸治病的特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• 作用安全
  • 無毒性

 

針灸痛不痛?

  • 針刺感覺稱為「得氣」,是在毫針刺入人體穴位後,通過手法操作產生一種特殊反應
  • 患者有輕微的酸、麻、重、脹等感覺

 

常見痛症的常用穴位

 

頭痛

百會、風池、太陽

面部疼痛(三叉神經痛)

下關、攢竹、四白

牙痛

顴髎、頰車、合谷

頸痛(頸椎病)

風池、大椎、頸夾脊穴

肩臂痛(肩周炎)

肩髃、肩髎、肩貞

網球肘

阿是穴、曲池、手三里

腰背疼痛

夾脊穴、腰眼、大腸俞

坐骨神經痛

秩邊、環跳、委中

膝關節骨性關節炎

內外膝眼、陰陵泉、足三里

腳痛(踝關節扭傷、筋膜炎)

丘墟、申脈、阿是穴

 


*以上資料謹供參考,如有疑問, 請諮詢閣下的註冊中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