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語怡情︰白內障人工晶體選擇多

眼科


眼睛就像相機鏡頭般,為我們捕捉影像,但這「鏡頭」會隨年紀增長逐漸老化並變得混濁,因而影響視力。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疾之一,本港有研究顯示,年滿50歲人士中,有25%患白內障,比率會隨年紀增加。然而,目前尚未有可根治白內障的藥物,主要透過人工晶體置換手術治療。

白內障的成因包括最常見的晶體老化,以及遺傳、創傷、接觸輻射綫、青光眼等;而吸煙、飲酒、長期使用類固醇及暴曬過久亦會增加患白內障的風險。患者會視野模糊、出現眩光、所見景物顏色黯淡等。若病情影響日常工作或生活,患者未必需待白內障「熟」透,應及早與醫生商討需否接受手術。

白內障手術不斷改進,9成多患者均適合接受微創手術。醫生會在角膜表面開一個約2.2毫米的切口,以超聲波乳化技術震碎混濁晶體並吸走,再植入人工晶體。由於傷口小、復元快,大部分患者均毋須留院。

近年人工晶體技術發展成熟,有單焦距、多焦距、散光及擴展景深(EDOF)人工晶體等多種選擇,患者可因應個人需要,與醫生商討最合適的類型。

單焦距人工晶體只有固定焦距,如植入改善遠視力的晶體,術後看近物或需佩戴老花眼鏡。較新型的多焦距人工晶體有不同的聚焦點,患者術後可清晰看到遠及近物,但光綫不足下或會出現光暈及眩光,因此不適合晚間駕駛者使用。若患有黃斑退化等眼疾,有機會影響術後效果,亦未必適合。

另外,散光患者可選擇植入散光人工晶體,以減少散光度數。擴展景深人工晶體有助看清遠及中距離景物,但近距離視力則會較弱。

患者亦可選擇單視覺治療(monovision),兩眼的人工晶體會調校至不同度數,一邊看遠景,另一邊看中至近距離景物,兩眼視力互補。唯影像會欠立體感,患者需時適應。

現時白內障手術的成功率逾9成。患者術後兩至三星期內切勿揉眼,以免傷口發炎,睡覺時可使用眼罩,預防傷口受壓。


撰文: 港怡醫院眼科名譽顧問醫生  陳迅傑醫生

(文章刊登於 2023 年 7 月 14 日《晴報》)

Loading...
發生錯誤。
Thank you for your inpu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