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健怡情︰食物过敏知多些


进食后疴呕肚痛,到底是食物过敏、食物不耐症或是其他病症?不少人可能对此感到混淆,其实食物敏感是由于免疫系统出现异常,引致身体对本来无害的食物产生过激反应,例如湿疹、荨麻疹、呕吐、流眼水及鼻涕等,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、呼吸困难等情况,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急救。

在香港,约有1%至3%成年人出现食物过敏,儿童的比例则高达4%至6%,最新研究显示近年有上升趋势。常见引致食物过敏的食品有八大类,包括奶类、蛋类、鱼类、甲壳类海鲜、花生、坚果、大豆、含有麸质的谷类(如小麦、大麦等)。患者通常会于进食致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过敏,症状可持续数天到数星期。部分儿童的免疫反应较轻微,食物过敏情况可能会在成年后消退。

部份人进食某类食物后出现不良的肠胃反应,或误以为是食物过敏,但事实上食物不耐症也会引起类似的症状。当体内缺乏某种消化酵素,因而无法分解食物某些成分,导致身体不适,便可能是患上食物不耐症。以常见的乳糖不耐症为例,患者因身体无法分解乳糖,进食奶类制品后出现腹胀、吐泻或肚痛等,食物不耐症的病征通常与肠胃相关,并且相对轻微。

本港有研究显示,每20名儿童就有一人报称对食物敏感。如怀疑患有食物过敏,建议先详细记录进食情况,列出相关食物、反应及持续时间,在求医时予医生参考。如有需要,医生会安排适当的过敏测试以作出诊断。常见的测试包括皮肤点刺测试、血液免疫球蛋白E(IgE)抗体测试及食物激发测试,如确诊食物过敏,医生通常会转介个案予营养师跟进。

营养师会先为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评估,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等因素,设计合适的餐单,以替代品补充因避开致敏原食物而缺乏的营养,例如对牛奶敏感的患者需要补充奶类制品所含有的钙质和碘,营养师会建议幼童饮用羊奶,或深度水解配方奶粉;成年患者可饮用植物奶,食用含有丰富钙质的坚果、芝麻、菠菜和可以连骨进食的鱼类,以及含碘的海带和紫菜等。若对深海鱼类过敏,则可进食家用橄榄油、果仁、种子、牛油果,以摄取足够的不饱和脂肪。

部份患者同时对多种食物过敏,我们会详细评估病人的整体能量、微量元素、蛋白质摄取量等,制订个人化的餐单。我们理解家长经常会担心子女健康,曾见过有家长知悉子女对食物过敏后,犹如「惊弓之鸟」,其子女本身只对虾类敏感,但家长禁止他们进食所有海鲜,此种不必要的过度戒口或会导致营养摄取不足,影响正常身体发展,家长应多加注意。

在知道自己的致敏原后,购买预先包装食物及外出用膳又该如何避免过敏发作呢?在香港出售的预先包装食物须符合相关食物标签规定,所有加工食品须列明含有法例订明的致敏物质,建议购买包装食物时仔细查看标签。至于外出用膳时,建议先与餐厅沟通及告知过敏的情况。部分餐厅或会忽略了菜式内的一些隐藏致敏原,例如豉油的原材料含有可致敏的大豆,我们会建议病人留意常见包含致敏原的食物,尽量降低病人引发过敏的风险。


现时坊间提供各式各样的食物敏感测试,曾有病人接受IgG食物敏感测试后,因报告中显示其对多种食物过敏而感到沮丧,于是前来求诊。作为营养师,我们会先安抚市民的情绪,并以专业角度解释报告的内容,其实该类测试只是反映抗体对曾进食的食物产生反应,与其进食量相关,这情况是正常的,结果与食物过敏未必有关,故不建议只以有关测试作诊断用途。如市民对食物过敏有疑虑,应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,切忌药石乱投,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。


撰文:港怡医院注册营养师麦雅仪

(文章刊登于 2024 年 6 月 28 日《香港01》)

Loading...
发生错误。
Thank you for your inpu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