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聽力和耳鳴評估

我們如何聽到聲音:

當我們聆聽時,聲音會沿著耳道傳遞並振動耳膜(外耳)。這種振動導致位於中耳的聽小骨產生震動。聲音然後會傳遞到內耳的聽覺器官(耳蝸),並將振動傳遞給其中的特殊毛細胞。毛細胞將信號沿著神經傳送到大腦,讓我們感知到聲音。

Auditory-system_chi.png#asset:270370


聽力損失的類型

聽力損失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:

感音神經型聽力損失:由耳蝸或聽覺神經的敏感度降低而導致。敏感度降低的成因有老化、暴露於嘈雜的噪音、耳朵感染或患上如美尼爾氏症等疾病,這種聽力損失通常是永久性的。 

傳導型聽力損失:由外耳或中耳的問題引起,通常可以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來矯正。常見的成因包括耳部感染、液體積聚、鼓膜穿孔、耳部外傷或患上如耳硬化症等疾病。

混合型聽力損失 :這種類型的聽力損失是感音神經性和傳導性聽力損失的結合。它可以由單一疾病或存在於內耳以及中耳/外耳的不同問題而引起。

 

聽力程度

聽力下降可以根據嚴重性分為五個程度:

正常聽力: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輕鬆交流。

輕度:可能會在嘈雜的環境中、遠距離聆聽或沒有面向發言者時感到聆聽困難。對於輕度聽力損失的人士來說,助聽器可能會有所幫助。

中度和中重度:在使用電話、觀看電視以及在嘈雜的環境中聽聲音時可能會有困難。對於這種情況,助聽器通常可以改善交流。

重度和深度:在各種環境中都面臨著嚴重的交流困難。這時候會需要使用助聽器以改善交流。

 

聽力損失的症狀

及早識別聽力損失的症狀對早期治療至關重要。

常見的症狀包括:

  • 感覺別人說話不清,特別是當沒有面向發言者時。
  • 在使用電話時聽得不清楚。
  • 經常要求別人重複他們的話語。
  • 在團體聚會或嘈雜環境中聽不清楚。
  • 將電視音量調得比其他人高很多。

 

助聽器

助聽器是一種小型電子設備,旨在通過擴大聲音來幫助聽力受損的人士。

助聽器主要有四種類型:

  • 隱形式助聽器(IIC)/ 完全耳道式助聽器(CIC)
  • 耳內式(ITE)/ 耳道式助聽器(ITC)
  • 耳後式(BTE)
  • 耳道接收器(RIC)/ 耳內接收器(RITE)

2107.i211.039.S.m012.c13.hearing-aid-ear-realistic.jpg#asset:270363

圖片來自Freepik的macrovector。


港怡醫院助聽器和復康服務

(按圖放大)

港怡醫院助聽器和復康服務.png#asset:270371

iStock-957131266.jpeg#asset:270366


什麼是耳鳴?

耳鳴是在沒有任何外部聲源的情況下,感覺到在耳朵或頭的內部出現噪音。這些聲音通常被描述為響鈴聲、嗡嗡聲或其他各種形式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,全球約有2.78億人受到耳鳴影響。耳鳴很常見,通常會持續很短的時間。

另一方面,持續時間超過六個月的耳鳴稱為慢性耳鳴,影響近百分之五的人口。對於這些患者來說,它可能會引起憂慮,擾亂睡眠和專注力,對生活帶來影響。

 

耳鳴的類型

主觀性耳鳴:最常見的耳鳴類型,其特徵僅患者能聽到該聲音而其他人不能聽到。主觀性耳鳴常被描述為響鈴聲、嘶嘶聲和高音調。

客觀性耳鳴:這是一種較少見的情況,患者能聽得到的聲音也可以被檢查者和其他人聽到。

 

耳鳴的成因

耳鳴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,通常是聽覺系統或大腦(主觀性耳鳴)受損的徵狀。常見的觸發因素包括與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、創傷或長期暴露於噪音的環境底下,促使大腦產生聲音以彌補減弱的聲音信號。在某些情況下,它可能是由耳部感染、耳垢過多或藥物副作用所引起。

另一方面,客觀性耳鳴通常由特定的生理異常引起,例如血管或肌肉問題。患者需要進行醫學評估以確定並處理其成因。

 

耳鳴管理

要全面處理耳鳴問題,通常由耳鼻喉科專家為患者進行身體檢查開始,以確定有否潛在的醫學成因。再者,患者需接受聽力測試,以評估聽覺系統是否與潛在問題有所關聯。根據病人的情況,可能需要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協助診斷和管理。

耳鳴管理的目標是協助患者實現習慣化。習慣化是一個用來描述減少耳鳴對患者生活影響的過程,涉及訓練大腦忽略耳鳴聲,將其視為無害信號,類似於大腦處理背景噪音的方式。習慣化通常包括聲音療法、輔導以及必要時放鬆策略和擴音。通過這項服務,患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耳鳴狀況,並更好地管理對耳鳴的反應。

相關專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