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金遜症
甚麼是柏金遜症?
柏金遜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,此症的特徵為身體動作異常,以及一些非運動功能問題,如抑鬱症、睡眠障礙、腦退化症和思覺失調。柏金遜症目前尚無法治癒,但可採用特定藥物和治療來紓緩症狀及改善日常生活質素。柏金遜症的影響因人而異,而影響活動能力可能在患病後數年才逐漸呈現。
睡眠問題可能是柏金遜症的早期徵兆,甚至會在活動功能開始前出現,包括:
- 白天
- 嗜睡難以入睡
- 惡夢
- 睡眠窒息症
柏金遜症的成因至今未明,一般認為是由於大腦中一種稱為黑質的細胞逐漸退化所致。此細胞負責產生多巴胺,一種可控制活動的神經遞質(大腦化學物質),而缺乏多巴胺則會導致柏金遜症的症狀。導致此細胞退化的根本成因至今未明。
柏金遜症的主要症狀包括:
- 行動困難
- 失去平衡
- 手腳顫抖
醫生將按患者的症狀、年齡和個人健康狀況進行評估,然後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法,包括:
- 深層腦部刺激 — 利用電流脈衝減輕柏金遜症的症狀
- 多巴胺能治療 — 透過藥物補充失去的多巴胺
- 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可刺激腦部受體
- 左旋多巴治療可取代腦中的多巴胺
- Selegiline和Rasagiline可減少多巴胺的分解
- 非多巴胺能治療
- Amantadine
- 抗膽鹼劑
- 口服藥物或注射肉毒桿菌毒素 — 用以減少異常動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,如肌張力障礙、偏側面肌痙攣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