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癇症

甚麼是腦癇症?

腦癇症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。一般來說,如病人曾至少出現兩次沒有成因的腦癇發作,便被診斷為腦癇症。腦癇通常是大腦的電波活動受到干擾時發作。

腦癇發作會危及性命,需要進行治療。腦癇症可分為以下類型:

  • 特發性全身性腦癇 – 多在童年時出現,與腦癇家族病史有關
  • 特發性局部性腦癇 – 最溫和的腦癇症類型,一般從童年時開始發作,病情會在青春期後會緩和
  • 症狀性全身性腦癇 – 出生過程或遺傳性腦疾病造成的腦損傷所致
  • 症狀性局部性腦癇 – 在成年後出現,由大腦局部性異常所致

只有少數腦癇症個案有明確的成因,包括出生時腦部受損、青少年時期意外受傷、腦腫瘤、腦部感染如腦膜炎和腦炎等、腦組織結疤或「硬化症」,以及中風。腦癇家族病史亦會增加患病的可能性。

某些因素也可能會導致患者腦癇發作,包括忘記服用腦癇藥物、酗酒、濫用毒品(包括可卡因和搖頭丸)、睡眠不足及服用干擾腦癇藥物藥性的藥物。

腦癇發作是最常見的症狀,腦癇發作主要可分為兩種:

  • 局部性腦癇發作 – 症狀包括:
    • 視力、感覺和運動能力出現障礙
    • 失去知覺
  • 全身性腦癇發作 – 症狀包括:
    • 呼吸困難和尿失禁
    • 手腳不由自主抽動(持續1 至2 分鐘)
    • 失去知覺(持續30 秒至5 分鐘)
    • 咬舌
  • 服用抗腦癇藥物為一線治療
  • 預防性治療:
    • 避免壓力過大
    • 充足睡眠
    • 服用處方藥物
  • 如藥物無法有效控制腦癇發作,便須以手術治療,如腦外科手術

治療腦癇症的藥物可能會有副作用,包括:

  • 嗜睡、暈眩和疲勞
  • 體重增加

相關專科